制做闪光电路
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源电压通过电阻器R1对电容器C3进行反向充电,使三极管VT1的基极电压不断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VT1开始导通,并由截止状态很快变为饱和导通状态。由于三极管VT1变为饱和导通状态,它的集电极电压随之下降,通过电容器C1的耦合作用使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也下跳。这样三极管VT2由饱和状态变为截止状态。此时三极管VT1和VT3都处于饱和导通状态,而三极管VT2处于截止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VD6~VD10熄灭、而VD1~VD5和VD11~VD15均通电发光。
紧接着电源又开始了对电容器C1的反向充电(通过电阻器R3和饱和导通的VT1进行),使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不断升高,三极管VT2开始导通,并由截止状态很快变为饱和导通状态,……如此循环下去。在每一时刻,电路中总有一只三极管处在截止状态,而另两只三极管是处在饱和导通状态;与截止状态三极管相对应的一路共五只发光二极管会熄灭,而另外两路共十只发光二极管则点亮。如果巧妙安排发光二极管在圣诞树上的位置,就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电路中,自激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决定了VD1~VD5、VD6~VD10和VD11~VD15三路发光二极管循环交替闪光的速度,它由电阻器R1、R3、R5和电容器C1~C3的数值大小来确定。R2、R4和R6分别为对应各路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器,其阻值大小决定对应五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C4为退耦电容器,它能够有效地消除因电池内电阻增大而产生的压电陶瓷片B发声畸变等现象,相对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