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封装与引脚识别
1.集成电路的封装集成电路的封装按芯片的封装材料分有金属封装、陶瓷封装、金属一陶瓷封装、塑料封装。
》金属封装:金属材料可以冲、压,因此有封装精度高,尺寸严格,便于大量生产,价格低廉等优点。
》陶瓷封装:陶瓷材料的电气性能优良,适用于高密度封装。
》金属一陶瓷封装:兼有金属封装和陶瓷封装的优点。
》塑料封装:塑料的可塑性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按芯片的外形、结构分大致封装有:DIP、SIP、ZIP、S-DIP、SK-DIP、PGA、SOP、MSP、QFP、SVP、LCCC、PLCC、SOJ、BGA、CSP、TCP等,其中前6种属引脚插入型,随后的9种为表面贴装型,最后一种是TAB型。
DIP:双列直插式封装。该类型的引脚在芯片HR212-10RA-8SDL(74)两侧排列,是插入式封装中最常见的一种,引脚节距为2.54mm,电气性能优良,又有利于散热,可制成大功率器件。
SIP:单列直插式封装。该类型的引脚在芯片单侧排列,引脚节距等特征与DIP基本相同。
ZIP:Z型引脚直插式封裟。该类型的引脚也在芯片单侧排列,只是引脚比SIP粗短些,节距等特征也与DIP基本相同。
S-DIP:收缩双列直插式封装。该类型的引脚在芯片两侧排列,引脚节距为1.778mm,芯片集成度高于DIP。
SK-DIP:窄型双列直插式封装。除了芯片的宽度是DIP的1/2以外,其他特征与DIP相同。
PGA:针栅阵列插入式封装。封装底面垂直阵列布置引脚插脚,如同针栅。引脚节距为2.54mm或1.27mm,引脚数可多达数百,用于高速的且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SOP:小外形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的一种,引脚端子从封装的两个侧面引出,呈字母L状,引脚节距为1.27mm。
MSP:微方型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的一种,又叫QFI等,引脚端子从封装的4个侧面引出,呈I字形向下方延伸,没有向外突出的部分,实装占用面积小,引脚节距为1.27mm。
QFP:4方扁平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的一种,引脚端子从封装的两个侧面引出,呈L形,引脚节距为1.Omm、0.8mm、0.65mm、0.5mm、0.4mm、0.3mm,引脚可达300以上。
SVP:表面安装型垂直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的一种,引脚端子从封装的一个侧面引出,引脚在中间部位弯成直角,弯曲引脚的端部与PCB键合,为垂直安装的封装。实装占有面积很小,引脚节距为0.65mm、0.5mm。
LCCC:无引线陶瓷封装载体。在陶瓷基板的4个侧面都设有电极焊盘而无引脚的表面贴装型封装,用于高速、高频集成电路封装。
PLCC:无引线塑料封装载体。一种塑料封装的LCC,也用于高速、高频集成电路封装。
SOJ:小外形J引脚封装。表面贝占装型封装的一种,引脚端子从封装的两个侧面引出,呈J字形,引脚节距为1.27mm。
BGA:球栅阵列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的一种,在PCB的背面布置二维阵列的球形端子,而不采用针脚引脚。焊球的节距通常为1.5mm、1.Omm、0.8mm,与PGA相比,不会出现针脚变形问题。
CSP:芯片级封装。一种超小型表面贴装型封装,其引脚也是球形端子,节距为0.8mm、0.65mm、0.5mm等。
TCP:带载封装。在形成布线的绝缘带上搭载裸芯片,并与布线相连接的封装。写其他表面贴装型封装相比,芯片更薄,引脚节距更小,达0.25mm,而引脚数可达500以上。
2.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且分布均匀,每个引脚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每个集成电路的第一引脚上会有一个标记,具体表现为:
①圆形金属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将该集成电路的引脚朝上,从标记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读出引脚读数为1、2、3…。
②双列扁平陶瓷封装或双列直插式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找出该集成电路的标记:将有标记的这一面对着观察者,最靠近标记的引脚为1号引脚,然后从1脚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引脚的顺序读数,。
③单列直插式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找出该集成电路的标记,将集成电路的引脚朝下、标记朝左,则从标记开始,从左到右依次为引脚1、2、3…。
④4边带引脚的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找出该集成电路的标记,将集成电路的引脚朝下,最靠近标记的引脚为1号引脚,然后从1号引脚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引脚的顺序读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