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放大器实验
图一 基本的差动放大器电路图一是基本的差分放大器电路,它是结合共射极、共集极与共基极电路组成的。它有2个直流电压源V
CC、-V
EE;2个交流信号源E
1、E
2;2个输出:每个晶体管的C极至接地端的电压差(V
o1、V
o2)。不过此电路通常是以V
OD = V
o1 - V
o2为输出,故称作差动放大器。此电路具对称性,其2个晶体管的β与V
BE值、2个R
L、2个R
g都必须要精确的相等。其电阻的误差必须控制在±1%以内。电路的实际状况是直流与交流两者的叠加,图二是差动放大器电路的直流偏压部份,原本的两交流信号源被短路,其直流分析如下: 1) R
g通常不会超过1 kΩ,I
B也不会超过10μA,故2个Rg的电压降很小,可忽略不计。
2)因对称2个三极管的I
B、I
C均相同。通过R
E的I
E = 2 I
C3)虚线回路:


图二、差分放大器電路直流偏压
工作点选在V
CE = V
CC/2,如此交流信号有最大的波幅——

又选择:R
L = R
E使得V
CC = V
EE。如图三所示,只考虑一个交流信号接在左方电晶体Q1的基极端时,右方电晶体Q2电路的输入端是E极、输出端是C极,故其为共基极电路阻态,共基极电路的交流输入阻抗:(设Ve是Q2的E极交流电压,Ic是Q2由E极流入的电流)

在计算V
o1时,晶体管Q1的电路什射极电路组态,其交流信号从E极看出去的电阻
Rin2 = (RE // Ri2) ≒ Ri2 = (rp + Rg)/ß。在计算V
o2时,晶体管Q1的电路以B极输入、E极输出是为共集极电路阻态,Q1电路与Q2电路串联是为共集极与共基极的串联电路。E
i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

由图三可计算单一交流信号输入E
i对2个输出电压V
o1、V
o2的贡献:
输入:
Ei = Ib1(Rg + rπ) + βIb1(Rg + rπ)/β = 2 Ib1(Rg + rπ);共射极输出:
Vo1 = -βIb1RL;共集极输出:
V = βIb1(Rg + rπ)/β = -Ib2(Rg + rπ );------Ib2 = -Ib1 = -Ib;共基极输出:
Vo2 = -βIb2RL = βIbRL

图三、差动放大器电路阻抗、交流分析步骤:实验电路如图三,量测并使2个晶体管的β、2个R
L、2个Rg都必须要精确的相等。量测并记录2个晶体管在直流偏压下的IC、IE、VCE。用示波器观察比较(1) E
i与V
o1波形;(2) E
i与V
o2波形;(3) V
o1与V
o2波形。记录交流信号的电压与电流增益,与理论值比较。注意:因电路之电压增益达百倍以上,函数波形产生器的信号要用串联电阻分压,以降低输入信号电压避免失真。差分放大器实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