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电源电路图->其他电源电路图->便携式光谱采集系统电路设计实现

便携式光谱采集系统电路设计实现

发布人:沉默的offer 时间:2018-07-30 收藏

概述: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断化学物质中的微量成分,并粗略估计成分的含量,提出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的设计方案,对该方案的光谱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与讨论。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设计方案相比,该方案采用线阵CCD器件代替传统的光电管来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易于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并减少系统体积;利用FIFO(先入先出队列)可以实现高速数据输出设备与低速控制器的数据交换。本系统可以选择LCD液晶或者电脑端屏幕来显示数据,并能快速地在两种显示方式之间进行切换。为了直观的在液晶上显示采集的光谱,方案使用了插值压缩技术。实验证明,系统在两种显示方式下稳定工作,并能实现光谱数据快速有效地显示。


微量物质成分及含量分析在科研、安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微量成分分析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分光光度计,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测量其吸光度,通过吸收峰的位置估计物质的成分,并利用峰的高度来估计成分的含量。传统的分光光度计主要应用在物质的分析与检测上,功能比较单一。随着芯片集成技术的发展和光栅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分光光度计在功能、体积、检测速度上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例如,利用分光光度计来组成田野土壤监测网络,可以实时检测土壤的物质含量,使得农业生产者能有效的针对某块区域进行土壤的改良从而提高产率。


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是光谱采集和处理系统,其通过光电转换器件把经过物质吸收后的光谱信号采集进来,并通过显示器件实时显示。传统的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光电管来实现这一转换,由于光电管的体积较大,而且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把光谱投射到光电管上,因此传统的分光光度计体积非常笨重,而且价格也十分昂贵。CCD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光光度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CCD技术的易集成、采集速度快等优点使得分光光度计逐渐朝着微型化和便携性方面发展。


本文提出的分光光度计的光谱采集系统通过使用CCD与微处理器件的协调工作,可以用来测试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强度并能初步的估计吸收量的大小,从而为物质分析提供参考。

1 CCD驱动及噪声处理技术研究
1.1 CCD驱动时序研究
CCD作为光电转换的理想器件是因为其较低的噪声、较高的转移效率和较快的光谱响应,其采用交替变换的脉冲来移出储存在其中的光信号并以电压输出的方式表示。由于转移效率较高,因此其工作频率一般在MHz标准。本文采用的CCD器件则是最高转移频率在1 MHz的东芝公司生产的TCD1208AP线阵CCD器件。TCD1208AP由2 212个基本像元组成,其中可用来进行光谱数据转换的像元只有2 160个,其他的像元用来控制噪声和填充数据帧。TCD1208AP每个像元的尺寸为14μm×14μm,所以对色散器件的色散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其拥有较高的光灵敏度以及较高的工作频率使得其光谱采集的速度非常快,达到ns级别。利用物质吸收单色光的特性,在色散器件的作用下,把波长不同的光映射在CCD传感器上的每个像元位置,每个像元位置对应一个波长的光的强度。像元与波长的关系可以通过微处理器来进行标定,传感器采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光信号的强度与CCD受照射的时间(CCD的积分时间)有关,通过改变积分时间可以影响每个像元上光强度的大小。
(详细内容请阅读PDF文档)


关键词:

评论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