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自动调压器电路原理
目前,用于交流电源的调压器种类很多,但能实现自动调压的却很少,即便是自动调压器,往往也需要使用者到调压器前按动相应功能开关。
红外遥控自动调压器,可以直接控制220V交流电的通、断和进行电压自动调节。也就是说,220V电源原是断开的,只要红外线发射器送出一个红外线信号指令,电源即被接通;若220V电源原是接通的,则只要送出一个红外线信号指令,电源即被断开。当所送出的红外线指令时间稍长时,已接通的电源电压可以自动地从220V调至25V左右,若红外线发射器的指令仍然存在,电源电压又可从25V上升到210V左右,变化周期为8秒,且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直至红外线发射器的指令结束为止。所以,人们可根据被控负载所需之功率,将电压调至某个数值。如果控制白炽灯的亮度或电风扇的转速,只要根据灯泡亮的程度或风扇的转速,随时可停发指令,则灯泡的亮或风扇的转速即是所需的亮度或转速,可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这个已被选定的电源电压,具有记忆功能,即供电电源断开后再接通时,电源的开始工作电压就是这个选定的电压。需增高或降低该电压,只要增长发送信号指令时间即可,这是因为电路中使用了具有存贮功能的逻辑运算功能集成电路的缘故。
1.电路工作原理
自动调压器的红外线发射电路如图37-1所示。

图37-1
图37-1是采用时基集成电路IC1组成的占空比可调方波发生器发射电路,实际上是由时基电路NE555和外围阻容元件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由电阻R1和R2的比值决定。当按下自复键K时,多谐振荡器的电源接通,IC1的③脚输出信号电压,加至三极管BG的基极,经BG管(9013)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向外辐射信号脉冲,供接收器接收。
自动调压器的红外线接收电路如图37-2所示。

图37-2
在平时,光敏三极管BG1因无红外线接收信号输入而截止,BG2~BG5均不导通,则BG5的集电极呈高电平,IC2的输出端⑧脚为低电平,双向可控硅SCR不导通,负载供电电源处在断的状态。当BG1收到发射机发来的信号指令时,BG2~BG5立即导通,BG5的集电极是低电平,而IC2的输入端是⑤脚和⑤脚,⑧脚为输出端。当IC2的输入端为低电位时,在电源频率50Hz的每半个周期内,出现一个触发脉冲,脉冲出现的相角在41~159之间缓慢地以约8秒的时间作周期性地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的脉冲,通过二极管D3触发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以完成周期性的调压任务。
2.元件选择
IC1为时基集成电路NE555。
IC2为具有逻辑运算功能PMOS触发集成电路S576,是八脚直立式封装结构,管脚排列如图37-3。

图37-3
BG1、BG4及BG5,为3DG6或9013β>80。
BG2为场效应管3DJ6。
BG3为PNP型三极管,可选3CG14或9015。
BG1为光敏三极管,选3DU5等。
SCR为双向可控硅,可选3A/700V或4A/600V,外壳上加装2×20×40mm的铝散热板。
D10、D2为二极管,1N4001,D3为1N4148。
DW为稳压二极管,2CW21。
RD为保险丝,2A。
LED1~LED3,为红外线发光二极管。
R151kΩR2、R6100kΩ
R3、R141kΩR4510kΩ
R75.1kΩR8510Ω
R96.8kΩR10、R1110kΩ
R124.7MΩR131.5MΩ
C1、C4、C80.01μF
C2、C70.1μFC36800pF
C51μFC610μF
C9、C114700pFC100.047μF
C120.3μF/400VC130.22μF
红外线发射器的印刷电路如图37-4所示。

图37-4
接收器的印刷电路如图37-5所示。

图37-5
发射器只需调试发射频率,改变R1与R2的比值,即可决定其发射频率。
接收器的频率应与发射器的频率谐振,调整电容C3容量即可。
S576集成电路正常时,①脚电位应为12V左右。然后将发、收两部分拉开1m距离,发射管与接收管不需对方向,按下发射电路中的自复开关K,灯泡ZD应亮;再将距离拉开10~15m的距离,按下K,ZD也应点亮,且在8秒左右时间内,灯泡的亮度应该由暗到最亮,再经约8秒,灯泡的亮度由最亮变到暗。
调试时,若BG5管集电极电位在接收信号时变化不明显,或一直处在低电位,或S576的⑧脚悬空,都会导致输出端电压周期性地自动调压而无法控制,必须仔细检查。
本自动调压器,不仅适用于白炽灯泡的调光,也适用于其它电器的自动调压,使用是十分方便的。
评论
电路图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