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高品质电子管放大电路

该款高品质放大器由前苏联学者B.切尔粱夫斯基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
该电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带有音量调节器、音色调节器、动态滤波器的前置放大器;后部分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整流器。
一、主要技术参数
输出功率:IOW;灵敏度:
200mV;频率范围:15—20000Hz;失真谐波系数:0.3%;放大均匀度:≤0.5dB;噪声电平:70dB(最大功率10W时)。
二、电路原理
1、功率放大器。功率输出级采用一对r807电子管(接成三极管)的推挽电路,输出阻抗较小。井对功放系统施加了24dB的负反馈,使输出阻抗降低至0.08Ω;失真降至0.3%。
π18左边三极管为普通电压放大级,由输出变压器TP1次级取得的负回授电压加在其阴极上,屏极电阻R35上并联有R36、C24支路,以确保放大器的稳定。
π18右边三极管为倒相管,在其阴极和屏极电路中接有两只阻值相等的电阻R38和R40,信号电压分割成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两个电压,经C27、C26分别加到双三极π19的两个栅极上,经π19放大后推动Il0、π11完成推挽功率放大。R43能保证π9放大电路的稳定。
在π10、π11电路中接人四个防振电阻R46、R50、R47和R52.以确保电路稳定性。负回授电压从TP1次级取出,经Rx加到π8左边三极管阴极。Rx之值,由其与扬声器阻抗Rs的关系式:R1=1750Rs确定,当Rs=8Ω时,Rx=5kΩ。
电路中π8左边三极管屏极与右边三极管栅极直接连接,其上电压为+66V,而右边三极管的阴极电压为+70V,因而,它的栅极电压比阴极电压低4V,即栅偏压为-4V。不用耦合电容.使整机频率特性得以改善。
2、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图虚线左边部分)采用电子管π(6C5C),并在输出回路中分别接有高、低音音色调整电路。其中C1:R2能在小音量时对低音进行补偿。前置放大器的其余部分全部是动态滤波器,是一个辅助设备,必要时可省去不用。
3、动态滤波器。动态滤波器由两部分组成,电子管π2和π3为被控制部分;π4、π5和π7组成控制部分。被控制部分由π2、π3组成。π2、π3具有正回授和负回授的放大器。这些回授使π2的放大频率特性在高频区域急剧下降,下降程度取决于π3的放大量,放大量又取决于加到π3第一、第三栅极的负电压的大小,该负压既改变π3的放大量,同事也改变了被控放大器的通频带。控制部分由π5、π4和π7组成。
音频信号中的高频部分被π4、π5放大后,通过C18加到π5内二极管屏极上,若该电压足够大(例如5.5v)时,将被二极管整流,整流后所得到的负电压作用于被控电路,使被控放大级的通频带加宽,有用讯号能顺利通过被控放大器。
此时,虽然噪声高频信号也通过被控放大器,但已被有用讯号淹没,使聆听者感觉不到。
当被放大的信号较弱(例如≤5.5v)时,由于二极管屏极上加有-5.5v的延时电压,信号不会被整流,无负压加到被控电路,被控电路的通频带变窄,使噪声高频不能通过。从而达到抑制噪声之目的,这就是动态滤波器的作用。
4、动态滤波器的工作过程:π2和π3为被控部分。开关接触点“1"时,动态滤波器被接入。信号被π1放大后加到π2左边三极管的栅极,经放大后,一路经C9和触点“1”加到来级放大器;另~路经Cl0加到π3第一栅极上。被π3放大后的电压,一路经Cll加到π2左边三极管屏极;另一路经C12加到π2右边三极管栅极。R11为π2左、右两只三极管(无旁路电容)的阴极公共电阻,加到π2右边三极管的电压,对π2左边三极管而言为正回授电压。该回授使π2左边三极管的放大量在高频区域(1000~10000Hz)突然下降(下降30dB)。
当有控制负电压加到π3第一、三栅极上时,π3放大量减小,回授作用变弱,π2左边三极管放大频率变平坦。若控制电压为一60V.则从1000Hz~10000Hz.频率特性均很平坦。
二极管整流得到的负压通过R27、R29加到π3第一、三栅极上,以改变被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该负压同时还加到π7栅极上,使π7内阻增大,屏流减小,在R31上的分压电压增大,R25上分压电压(即延时电压)减小,使整流电压有所增高。并使振幅超过一定电平的高频信号电压通过被控放大器而不产生失真。
加到π3第一、三栅极的负压采用时间常数很大的滤波器R29、C21.以消除交流声。大时间常数将导致快节的声音失真。为了消除失真,在电路中加入电子管π6,用以自动改变时间常数。当整流后的负压加到/16左边三极管栅极、阴极间时,其屏极为正.阴极为负,三极管导通.C21迅速通过三极管充电,时间常数减小,从而保证了快节奏声音不失真。之后,屏极、阴极电位相等,三极管截止,充电电流只好通过R29,结果时间常数又增大.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时间常数之目的。当控制部分停止作用时,π16右边的三极管保证C21迅速对地放电。
5、调整:确定临界值:将电位器R23旋至最大放大量位置,播放唱片,再反旋电位器减小放大量,当噪声剧烈增加时,将活动头向噪声小的方向回旋一些,将其固定即可。
6、功放级阴极电路的改进:若将功放管π10、π11阴极电路改接成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是有益的。调节电位器使电路平衡,能削弱交流声,平衡的标志是:调至在无信号时,两管的屏流相等。
三、使用
动态滤波器由开关“K”控制。在位置“1”时,接通了动态滤波器(含自动时间常数控制器);在“2”时,自动时间常数控制器电路断开;在“3”时,动态滤波电路全都断开。
若电路发生自激,则将输出变压器TP1次级绕组两个端点对换一下。
四、直流供电电路
前置,倒相、推动级的供电由π13(5U4C)整流输出后,经C39、R53滤波,J114、π15(cr4C)稳压后供给。不用扼流圈和输出电容,可避免不良的低频谐振。
五、变压器的制作
1.输出变压器(1)绕组:输出变压器TP1的结构及接线如下图所示。用φ0.17mm的漆包线在骨架上先分别绕两个初级线圈(各1000匝)(1)和(2);然后在上面用φ1.Omm的漆包线绕次级线圈(78匝)⑤,最后再在其外绕两个初级绕组(各1000匝)(3)和(4),如下图a所示示。绕制完毕后,将这些绕组接下图b进行连接。这样的结构能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提高电路的稳定性。(2)铁芯:用舌宽32mm.叠厚32mm的硅钢片,对插。
2.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TP2各绕组结构及数据如下图所示。
(1)初级绕组I、Ⅱ用+0.64mm漆包线各绕211匝,将I、Ⅱ串联后接人220VAC。
(2)次级绕组Ⅲ用φ0.35mm漆包线绕850+850匝:其中A、B各为290匝,B、r各为560匝。
绕组Ⅳ、V用φ1.2mm漆包线各绕10匝。
绕组Ⅵ、Ⅶ用φ1.2mm漆包线各绕13匝。
(3)屏蔽层:在初次级绕组之间加不闭合锡箔片屏蔽层,接地。
(4)铁芯:用舌宽40mm.叠厚60mm的硅钢片,对插。
六.电子管的代换
前图中所用的苏联电子管,可用表1性能相同的国产管代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