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旧电子表液晶屏巧作测电笔

手头废旧的电子表,其液晶显示屏可制作成测电笔。拆开外壳,机芯部分的三大部如下图所示。
一、制作显示组件
下图电路板上,“黑胶”里面封有电子表芯片。先将不干胶贴纸裁成宽4mm、长18mm大小,盖住导电橡胶下的液晶引脚线,用什锦锉将电路板虚框内部分锉平。
“黑胶”较硬可用电烙铁先加热再锉。然后,将电极引出并焊上电阻,如右图所示。液晶显示屏共有13个引脚,自左向右排序为①、②……⑩,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引出6条铜线,(13)脚和①脚。接B通过上方的覆铜板连接A脚。6条铜线之间接入片状电阻R1~R5,并从①脚和⑩脚分别引线至原电池端IN1和IN2,如图3所示。注意:电阻用0805或0603尺寸规格,集中焊接在原来黑胶的位置,以便安装塑料外壳。焊接完成后,揭下不干胶,用蘸有清水的棉花签擦净液晶引线脚。最后,将电路板、液晶屏、导电橡胶安装至原位,并合上外壳。
二、显示组件调试
如上图所示,为IN1和IN2,提供6V可调交流电源,分别将电位器调节到1.6V、2.4V、3.2V、4.8V、6V,液晶屏显示如下图所示。
如果显示缺段,说明导电橡胶没有接触良好或电路板的液晶引线脚虚焊。如果上半边或下半边不显示,说明A,B没有连接,即(13)脚与①脚没有接通。如果右边恒显,左边恒不显,可能有一个电阻虚焊,检查IN1、IN2之间电阻(450k)。如果1.6V,2.4V - -分级误差大于20qo,则检查电阻有没有弄错、液晶引脚之间有没有短路。
如果没有变压器,可将IN1串IOMQ电阻接220V火线,IN1做手极握在手里,液晶屏全段显示。若显示缺段,调试方法同上。
三、制作放大组件
制作放大组件时要注意:Ul不可用LM358,可选用TLC272, TLC2272, TLC27L2,TLV2262等,TLC27L2、TLV2262的性能更适合本制作。
四、调试放大组件
检查各元件焊接无误,加上9V电源,用数字万用表DC20V档实测直流电压:⑧脚为9V,⑦脚1.5~5V,④脚为OV,①、②、③脚约4.5V。用电烙铁头接近或接触R12,用交流20V档测①、⑦脚马上有读数,如1V,2V等,表示放大器已经把交流信号放大了。因为Ul④脚输入阻抗特别高,探极接近交流电火线时,假设火线与探极间的电容为O.OOOIPF、Ul⑤脚输入阻抗为lOpF,则220V有十万分之一感应到探极,经过约1000倍放大后,输出约2V。如果发现灵敏度太高,适当将R7增加至22kQ、51kQ就可以降低放大倍数。用一根单芯导线,一头焊接到电池负极,另一头在R12上绕几圈,还可屏蔽杂散电场、增加输入电容,效果很明显。
五、应用实用
例1判断“零-火-地”。探头接近插座上边的“地”时,没有显示或显示“极弱”;接触里面的金属,如显示“强”、“极强”,说明墙式插座的“地线”接地不良。探头接近插座右边的“火”应当显示“强”、“极强”;探头接近插座左边的“零”,应当不显示或显示“极弱”;如果现象相互,说明“零-火”倒置了。
例2查断线。接通走线负载端,探头靠近有故障走线的槽板或墙内暗线,并沿着槽板移动。若液晶屏从显示“强”突然转到“弱”,就找到了火线断点。如果全显示“强”,则断点可能在零线,液晶屏显示断点前“强”、断点后反而“极强”,或断点前“中”、断点后反而“强”,即零线的断点。同理可以找电热毯的断线点,如下图所示。
六、制作无源感应测点笔
电子表液晶屏还可制作成无源感应测电,且不需电池和运算放大器。将“X”处断开,即A、B不相通,把B单独引出为IN3,如上图所示。
用法1用探极接触电器的金属外壳,手握手极1、人体作为地,这种测量方式属于单端测量。①可以判断零线或火线;②可以测交流电压偏高还是偏低?显示电压与电压关系如下图示;③可以检测电器外壳漏电情况,如果探极接外壳显示55V表示外壳没有接大地,但是不会电击人。外壳不显示表示外壳良好接大地。外壳显示180V以上,可能外壳与火线有漏电,有电击的危险。
用法2感应测量方式,探极靠近导线外皮,手握手极2,有显示表示绝缘皮内是火线,反之是地线。同样也可以检测槽板内断线,为了加强感应灵敏度可以在探极头上焊一条粗导线(如上图中虚线所示),且与槽板内导线平行,以增加分布电容。由于不同的电子表液晶结构稍有差别,显示图案不一定完全一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