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原理与分析

提起电子显微镜,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不可攀,深奥莫测,其实不然,自制一台简易扫描电子显微镜并非难事,笔者十年前曾经制作过一台,下面给打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黑白工业电视非常相似,显示部分与黑白工业电视可以说是完全相同,只不过显像管用的是长余辉的,扫描电路是慢扫描的,再把屏幕转九十度观看而已;摄像部分的区别略大一些,它是把闪烁体上的图像用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而不是用CCD或者CMOS等传感器直接转换成电信号。闪烁体(相当于摄像管)上的图像是二次电子所激发产生的,这个图像面积很小,和电子曙在样品上扫描的面积相同,这个小面积上的图像将显示在整个显像管屏幕上。如果图像面积为1.8×140=25200平方毫米,那么放大倍数便为一万倍,见图1。业余爱好者制作一台简易的,用来观察集成电路芯片,各种金属、花粉以及死掉的昆虫等,十分有趣;只不过真空部分繁(烦)一些,必要时还得找个帮手。
电子成像是在镜筒里完成的。镜筒上部是电子枪,顶端有一条V字形灯丝(即阴极)是用
第一、第二聚光镜以及物镜共三个线圈,其尺寸和匝数都是一样的,要求每个大约1000安匝,为方便起见,三个都绕成1000匝的空心线圈,可不加极靴;行场偏转线圈共四个,尺寸和匝数也都是一样的(行、场对称),绕好后套在四个圆柱形铜心上。偏转线圈本应该用木模绕成马鞍形,但由于扫描面积很小,线性较易保证,故绕成圆柱形也无妨,见图3所示。第一、二聚光镜线圈时串联起来用,它和物镜线圈都要用恒流源供电,其电原理图见图4所示。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若把线圈与标准电阻串联,只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恒定,则流过线圈的电流必定是恒流的。详细的原理与其他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电子报》
正规的显示器应该有两个对称的显像管,长短余辉各一个,屏幕尺寸为138×
行场扫描电路见图6 所示,扫盲的锯齿波不论行或者场均用单结晶体管产生,同时它们又是同步电路。单结晶体管产生的锯齿波,分别由两块集成功放放大后驱动显示器及镜筒内的行场偏转线圈。因为行场偏转线圈均系电感,为获得良好的线性,驱动电流应当是锯齿波,线圈两端的电压应当是矩形波,但在实践中情况没那么单纯,调节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电位器P1、P2是调节行、场频率的,用示波器监视着,分别调成4000和10Hz即可锁住。另外四个电位器都是用来调节扫描幅度的,其中调节镜筒内扫描幅度的两个电位器,实际上就起着调节图像放大倍数的作用,图上已有说明。为简化起见,本人在扫描电路中没有设置线性补偿电路。
电子束加速高压电源见图7所示,它的主电路是一个它激式高频开关电源,开关管为Q4,型号3DD15,用555集成块构成的方波振荡器来激励。高频变压器次级获得的高压,经四倍压整流便可输出。此输出的负高压经
既然图7这高压电源电路性能又好稳定度又高,那么其他高压电源为河不可借鉴呢!闪烁体电源时正高压。所以只需把倍压整流器的二极管极性调一下,并把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也对调一下即可,见图8所示。光电倍增管用的高压电源也如法炮制,只不过不必使用倍压整流了,见图9岁所示。(过去本人所制作的扫描电镜中,这两个电源,是借用成品JGY-3型高压稳压电源)。
灯丝电源电路已绘于图10中,亦采用它激式开关电源,次级至少要用
光电倍增管电路见图12所示,因为电路很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场效应管后面若能加一级宽带放大器,再送到显示器的视放中,效果将更好。关于光电倍增管,各位还可以参考《电子报》
图13二次电子收集电源,这是一台很普通的串联型稳压器,输出电压有100V和150V两挡。正规的电镜要求250V,但经本人多年试验证明,100V和250V效果毫无区别,因为100V时收集到的二次电子即已饱和。
图14是最后一张图了,它把我使用的镜筒内各主要电极的安装尺寸标出,供读者参考,这些尺寸不是唯一的,有许多种方案可采用。各位可参考有关“电子光学”方面的书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