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传感器电路图->温度传感电路图->LM系列精密温度传感元件原理和应用

LM系列精密温度传感元件原理和应用

作者:Lamborghini时间:2009-08-28

  LM135系列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电压输出型精密集成温度传感器。它工作类似于齐纳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随绝对温度以+10mV/K的比例变化,工作电流为0.4——5mA,动态阻抗仅为1Ω,便于和测量仪表配接。这种温度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应用简单等优点。LMl35系列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很宽,LM135测温范围为-55—— +150℃,LM235和LM335测温范围分别为-40 —— +125 ℃和 -40 —— +100 ℃。其短时使用测温上限可分别扩宽至200℃、150℃和125℃。

  

 

  图1是它们的两种封装形式和引脚功能图。

  

 

  图2是LMl35系列的内部电原理图:

  典型应用电路

  1、基本测温电路

  

 

  图3是采用LMl35的测温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灵敏度为10mV/K。可以通过数字电压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差来取得温度值。为防止自热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将LMl35的工作电流限制在1mA左右。

  2.精密测温电路

  

 

  LMl35系列具有外附校正端,因此可以方便地对测量误差进行修正,有效地消除制造工艺带来的误差。电路修正方法很简单,如图4所示,只需在温度为25℃时调整电位器Rw改变校正端偏压,并用数字电压表 20V档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压电值为2.982V 即可。经校正后,该电路在100C℃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1℃。

  3.温度遥测电路

  

 

  当测量点与显示仪表距离较远时,传感器的工作电流在连接导线上的压降叠加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上,会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的影响,可以采用图5所示电路,利用恒流源驱动LMl35,由于传感器的工作电流恒定,连接导线电阻也是固定的,因此导线上的压降是一定值,可以通过校正端加以修正,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热电偶冷端补偿测温电路

  

 

  图6是采用热电偶且测温范围很宽的实用电路。它采用了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测量上限温度可达1000℃。为了消除热电偶冷端环境的影响,采用LM335对冷端温度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运算放大器LM308将温度电压信号与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叠加后放大输出,从而使输出电压信号反映热电偶工作端的真实温度。由于LM335输出电压与绝对温度成正比,故采用LM329与电阻分压产生一电压信号抵消其在0℃的输出电压。该电路输出电压与被测温度的对应关系被放大电路调整为10mV/℃。

  5.Ni—Cd电池快速充电电路

  

 

  图7是一种安全可靠的Ni-Cd电池快速充电电路。它是利用Ni—Cd 电池外壳温度变化来检测电池充电是否完成的。一般来说,当被充电电池温度上升5℃时即已充至额定容量的80%。这里ST1用于检测环境温度,ST2与充电电池热偶合用于检测电池温度。利用温度传感器的失调调整端将ST1的输出电压调得比ST2高50mV,这样当电池温度超过环境温度5℃时,比较器LM308输出变为低电平,LM317由恒流源状态变为电压源状态,输出电压仅2V左右,电源只能通过R以50mA的小电流继续给电池充电。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充电时间又不会造成过充电。

  6.温差测量电路

  

 

  在一些场合常需测量两点的温度差。如水泵风机等设计中,常需按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温差来确定叶轮形状是否合理。由于温差很小,就要求有很高的测量精度相分辨率。图8所示是一种高灵敏度温差测量电路,其灵敏度为100mV/℃。这里采用精密运算放大器LM308,将两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差电压放大10倍后输出。调Rw可使两传感器处于同一温度时运放输出为0。

  7.气流检测电路

  

 

  图9所示是利用LM335工作中的自热效应来检测气体的流动。ST1置于静止空气中,工作电流较低,约为1mA。ST2置于外部环境中,工作电流较大,约为10mA。ST3工作电流较大,而在空气不流动时其产生的自热温升高于STl的温升,因此比较器LM301的反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同相输入端电压。输出为低电平。当外部环境空气流动时、ST2产生的热量不断传到周围空气中被带走,因此自热效应引起的温升降低。而这时STl处于静止的空气中,热传导很慢,故其自热效应引起的温升大于ST2的温升,故比较器LM301输出变为高电平,驱动发光管点亮告警。通过Rp可以设定报警点的空气流速。

  有简单人工智能的温度控制电路

  杨世清 荣华

  介绍一种具有简单人工智能的温度控制电路,使用该电路进行温度控制时,只需将开关打在2的位置,通过设定控制温度,并通过3位半数显表头所显示的温度值,即可精确地控制温度,使得温控操作变得十分方便。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使用LM35电压型集成温度传感器,使得电路变得十分简单.

  

 

  LM35是一种内部电路已校准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成正比,线性度好,灵敏度高,精度适中.其输出灵敏度为10.0MV/℃,精度达0.5℃.其测量范围为-55——150℃。在静止温度中自热效应低(0.08℃).工作电压较宽,可在4——20V的供电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且耗电极省,工作电流一般小于60uA.输出阻抗低,在1MA负载时为0.1Ω。

  根据LM35的输出特性可知,当温度在0——150℃之间变换时,其输出端对应的电压为0——150V,此电压经电位器W3分压后送到3位半数字显示表头(由ICL7107及有关电路组成)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在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为150V时,通过调节电位器使显示的数值为150.0,经调整后数显表头显示的数值就是实测的温度值.

  温度控制选择可通过电位器W2来实现.通过调节W2可使其中间头的电压在0——1.65V之间的范围内变换,对应的控制温度范围为0——165℃,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加热需要。将开关K打在2的位置,电位器W2中间头的电压经过电压跟随器A后送到数显表头输入端来显示控制温度数值.

  调节电位器W2,数显表头所显示的数值随之变化,所显示的温度数值即为控制温度值.电位器W1为预控温度调节,其电压调节范围为0——0.27V,对应可调节温度范围为0——27℃.此电位器调整后,其中间头的电压与电位器W2中间头的电压分别送入比较放大器B(放大倍数为1)的反相及同相输入端,B输出端的电压为二输入电压之差.此电压对应两个设定的温度值之差.例如将W1调至0.10V,对应温度10℃;将W调至O.80V,对应温度80℃.B的输出电压为0.70V,表示温度70℃.此电压与集成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送到电压比较器C中进行电压比较.

  当LM35输出的电压小于B的输出电压时,C输出高电乎,可控硅T1因获得偏流一直导通,交流220V直接加在电热元件两端,进行大功率快速加热.

  当LM35输出的电压大于B的输出电压而小于A的输出电压时,表明实际温度已接近控制温度,C输出低电乎,可控硅T1因无偏流处于截止状态,电压比较器D输出高电平,可控硅T2仍处于导通状态,交流220V需要通过二极管D2加在电热元件两端,进行小功率慢速加热(此时的加热功率仅为原来的25%).

  当实际温度上升到80℃以上时,LM35的输出电压大于0.80V,电压比较器D输出低电平,可控硅T2也截止,电热元件断电.

  由于此时加热功率较小,加上散热作用,温度不会大幅度上升,其实际温度在控制温度左右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这样就实现了温度的较高精度的自动控

  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开关K在设定控制温度时在2的位置,正常加热控制时在1的位置,数显表头显示实际的温度数值;

  2.电位器W1、W2使用普通有机实芯电位器即可,电位器W2可以使用多圈带指示精密电位器,并安装在面板上以分别调节;

  3.可控硅T1、T2选择耐压220V,电流大于实际工作电流的双向可控硅,并在使用中加散热片散热,以防过热损坏;

  4、D2的电流大于实际工作的电流的一半即可,并另加散热装置;

  5.可控硅一端与控制电路的地线相联,因此整个电路带有交流市电,安装使用时应注意采取隔离绝缘措施,以防触电;

  6、W1的调节要根据实际加热情况来适当选择。



评论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