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音频电路图->电子管功放电路图->6p6p/2p2/300b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6p6p/2p2/300b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作者:fanxiaoxi时间:2022-12-27

  6p6p电子管功放电路

  下图是6J8P+6P6P的单端机原理图,每只6J8P推动一只6P6Po来自音源的信号首先经过W1的调节后进入6J8P的栅极进行前级放大。R1是6、J8P的阴极电阻,该电阻的大小决定着负栅压的高低,本机的取值为1kΩ,确保负栅压在-1.5V左右:R4是6J8P的阳极电阻取值为100kΩ,该电阻阻值选取对增益和高频特性都会有影响。当然对于五极管来讲帘栅极电压的不同也会影响着本级的增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严格按照手册上提供的参数制作。

  此机制作时稍作了些改动,以获得稳定帘栅电压,改善非线性失真,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帘栅压来适当改变本级的电压增益。经前级放大后的信号由C2耦合到功率放大级的6P6P的栅极,由于6P6P的负栅压较浅,需要的推动电压较低,所以将本机的前置放大和推动放大合并成一级,每个声道由一只6J8P完成了,功率放大级的6P6P采用了简单实用的“自给偏压”电路。自给偏压电路有着自动调整工作点的功能,并且可以防止因阳极电压变化而造成的电流过载,工作较为稳定,音染少,换管子时不必再进行调整,但缺点是降低了功放管的输出功率。

  R6为6P6P的阴极电阻,调整该电阻能够改变功率放管的工作电流及负栅压,建议大家按照手册中给出的工作电流进行调整,过大或过小的电流都是不好的。本机设计的工作屏耗大约为6P6P最大屏耗的85%左右,既充分发挥6P6P的特性,又保证了该管的寿命。栅负压的测量是:将红表笔接在功放管的8脚上,黑表笔接在功放管的5脚上,这时万用表的读数就是栅负压。栅负压的数值与功放管的阴极对地的电压数值是相同的,只是阴极对地电压为正电压,栅极对阴极的电压为负电压。R5为200kΩ,这个电阻为栅极电阻,栅负压的供给回路就是由该电阻担当的,同时该电阻与C2组成的RC网络又决定着前后级之间能传输的最低工作频率。

  本机没有采用大环路电压负反馈,而是采用了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因为大环路负反馈虽然可以改善整机频响、改善整机失真、降低整机噪音等,但也会减弱声音的活力和音符跳动感。大家可能注意到,前级的6J8P和功率放大级的6P6P都没有加入阴极电容,对了!去掉了这个电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些负反馈。被放大的音频交变信号电流在流过阴极电阻时,会在前级和功放级电子管阴极电阻R1和R6上产生一个交变电压,该电压与栅极输入的信号电压在相位上正好是相反的,叠加后会“减弱”输入信号的强度,由于有了这个反馈,要获得相同的输出信号时,就得加大输入信号。如原理图中所示6P6P的阴极电压为13.6V,那么前级的推动电压的有效值应该在13.6V左右,即6P6P控制栅极的输入推动信号的有效值Vrms=13.6V左右。但是如果在6P6P的阴极对地接一个100μF的电容,那么本级的“电流串联负反馈”功能就没有了,这时前级推动电压的峰值应该是Vp=13.6V左右。即6P6P控制栅极的输入推动信号有效值Vrms=13.6V÷1.414=9.6V左右,推动电压如果高于以上数值就会出现“削顶”失真。所以说负反馈的加入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可以改善放大器的稳定性,改善放大器的频率失真,改善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降低放大器的内部噪声等,当然缺点是降低了功放管的输出功率。因为如果没有加阴极退耦电容就会有一部分音频信号会消耗在R6上;而加了阴极退耦电容,该电容就会将R6上的音频信号旁路掉!

  功放管“自给偏压电路”中阴极电容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取决于音频交流信号在R6上是否有形成负反馈而产生的;而功放管“固定偏压电路”和“自给偏压电路”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由于不同电路对电源利用效率不同而产生的。这是有区别的,还请大家要注意!很多“胆友”非常喜欢功放管“固定偏压电路”。在获得更高输出功率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在提高阳极电压的情况下调小工作电流,让功放管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的状态下,以获得个人喜好的“声底宁静、高音清亮”的声音效果。其实撇开输出功率的提高,功放管“自给偏压电路”同样可以获得“声底宁静、高音清亮”的声音效果,主要在于大家是怎么来校调、怎么匹配前后级、怎么让阻尼、频响等等与你的音箱匹配。达到你需要的声音感觉。

  有效值Vrms峰值Vp、峰-峰值Vp_p、平均值Vavg是一些大家经常听到、用到的参数,它们有着如下的转化关系:Vp_p=2×Vp;Vp=1.414×Vrms;Vavg=0.9×Vrms。这些换算关系大家要熟记于心,在计算、测试、校调机器时经常用到。

  机器装好后通电,确认焊接无误后。

  在不插电子管的情况下接通电源,首先测量灯丝供电压是否正常:灯丝电压俗称A电压,524P的2、4脚为5V,6P6P和6J8P的2、7脚为6.3V,空载时该电压会偏高一些,属正常现象;再测变压器的高压绕组是否正常,该组电压经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称为B电压。

  一切正常后,可关闭电源,插上所有电子管。再次接通电源之前,一定要将假负载接在功放的音箱输出端子上,使用胆功放切记不要将喇叭端子空载,否则极易损坏成本昂贵的输出变压器。首先,测B电源,要求各点的电压与图纸上的标注参数基本相同,若有太大出入要关闭电源,再查电路,注意开机后B电源是慢慢升高的,最高会升到电源变压器绕组电压的1.414倍,然后随着6J8P和6P6P灯丝不断地升温、各电子管缓慢进入工作状态,电源的高压又会慢慢降下来,一直降到设计的工作电压。所以读数要等到电子管完全预热后才准确,这样才会得到正确的、真实的数值。然后再分别测试6J8P和6P6P的阴极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不正常,需要检查电路、元器件等。测试完成后关闭电源。将假负载换成音箱,接好音频输入信号,开机待完全预热后慢慢旋动音量旋钮,品味这纯正的声音,欣赏自己的杰作。还需要告诉大家:调试、使用胆机时不要快速、频繁的打开和关闭电源开关,这样是不好的,一定要待电源滤波电容中的电荷完全释放后方可再次开机,切记!本机选材均为质优价廉“平民化”器件:WIMA无极电容、国产金属膜电阻、曙光电子管等等。

  初次接触胆机的朋友在装焊和调试过程中一定要小心,电压测试、尤其是高压测试时一定要遵循单手测量原则,一般将黑表笔夹在地线上,确保不会脱落。以免造成短路,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或伤害,加管后通电一定要注意观察有无冒烟、异味或是电子管屏极发红等现象,否则要立即断开电源。好在电子管的损坏是以分钟计算的。不会象半导体那样莫名其妙的瞬间失效,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电子管的屏极在短时间变红是不会损坏的。

  试音采用的是PHILIPSCD850MKII激光唱机、自制的12英寸大箱子、国内厂家采用VIFA单元仿制的书架箱和朋友的一对进口3/5A小书架箱。

  这毕竟只是一台功率不足2×3W的小胆机。真的不能奢求太多,不过音色的细腻、润滑着实让人迷恋,如果舍弃低音的量感。你绝对不相信这是6P6P发出的声音。为了扩展本机的适用性,特别绕制了一组640的耳机输出端,方便耳机聆听。

  2p2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2p2原系电池收音机低频功率放大五极管,近些年来,2p2见用于电子管音响音频放大电路,并取得较好的音效。此管为直热五极管,放音音质通透甜润,尤以表现人声音乐情感丰富,乐感浓郁,高中低频三端全面,十分耐听。

  此管使用灵活性大,可以在负栅压下工作,也可以工作在零栅压和正栅压,兼具左右特性,其主要参数见附表。2p2胆管功耗较小,用该管制作前级耗电甚微,因此可以用电池供电,这样既有利于携带,也可以避免使用交流电引入的干扰,在此笔者介绍一款用12v电池供电的2p2胆前级,为了摒弃传统电位器调节分压阻抗引起的频率失真、接触噪声和双声道不平衡度,在此选用tc9153电子音量控制电路。现将有关制作情况作一概括。

  本前级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端不用普通音量控制电位器,而采用性能卓越的tc9153电子音量控制电路。tc9153电子音量控制电路是东芝公司推出的cnos高保真音量控制专用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功耗低,电流约为1~3ma,失真小,thd《0.005%,音量衰减范围为0~60db,每2db为一档,以轻触按键控制音量,按音量增大键,两声道同时增大,按音量减小键,两声道同时减小,平衡度高,是传统电位器无可比拟的。目前尽管有高档真空步进电位器,克服了传统电位器的一些缺点,但主要问题没有解决,本质仍属于电阻分压控制音量。由于电位器既是前级的负载电阻,又是后级的输入电阻,在调节音量过程中,电位器阻抗在发生变化,直接影响音频信号传输的幅频特性,产生失真,因此传统电位器只能应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机器。而用tc9153作电子音量控制则克服了传统电位器的缺点。


  tc9153集成电路前级信号从3、14脚输入,控制后的音频信号从6、11脚输出,an1、an2分别为音量增加、减小控制按钮,每按动一次变化2db,为了防止噪声干扰,制作后应将该集成电路系统整个元器件屏蔽起来。

  胆管2p2原用于收音机低频功率放大,推荐工作电压值为45v~60v。本机为了少用电池,方便携带,采用12 v低电压供电,由于电压较低,特将2p2栅极通过栅极电阻接入正栅压,使管子导通,由于栅极电阻阻值较大,不会产生栅流,管子工作在栅漏式栅偏压状态下。信号由变压器耦合输出。本机电源使用迭层电池或锂电池。tc9153集成电路由电源模块7809供电。

  300b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如图所示300b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评论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