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综合电路图->DSP与MCU电路图->基于ADSP21535的中频信号产生器在雷达MTI改善因子测试中的运用

基于ADSP21535的中频信号产生器在雷达MTI改善因子测试中的运用

作者:angelazhang时间:2015-06-27

基于DSP技术、DDS技术的雷达信号中频产生器可以产生包括线性与非线性调频信号、相位编码信号、单频脉冲信号,以及它们的组合在内等多种雷达信号,是雷达等电子设备的主要测试设备。

1 ADSP21535简介
 
ADSP21535是Blackfin DSP系列产品的成员之一,由ADI公司和Intel公司共同开发,采用了MicroSignal Architecture(MSA)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将dual-MAC DSP引擎,RISC式微处理器指令集的优点,以及单指令多数据(SIMD)多媒体处理能力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指令体系。其突出特点为速度高,性价比高且简单易用,适用于高速控制系统的设计。ADSP21535具有高达300 MHz内核时钟;2个16位乘加器,2个40位算术逻辑单元,2个40位累加器,4个8位视频算术逻辑单元,以及1个40位移位器。内核电压范围:0.9~1.5 V,I/O电压3.3 V,有利于减小功耗。在系统的集成方面,ASDP21535系统外设包括4个定时器、16个双向可编程标志I/O引脚、两个异步串行通信口、两个全双工同步串行口、串行总线、实时时钟、看门狗定时器、1×~31×倍频的片内PLL,以及用于外设扩展的USB和PCI总线。在中频信号模拟器的硬件设计当中主要用到的资源为定时器、双向可编程标志I/O引脚、异步串行通信口及全双工同步串行口。ADSP21535的总线宽度为32位,他的存储器分为片内和片外两部分。片内存储器分4块:L1指令存储器、L1数据存储器、临时数据RAM和256 kB的高速SRAM。片外存储器大体分为三块:PCI存储配置空间、异步存储器空间、同步DRAM空间。本设计使用的存储空间为片内存储器及片外异步存储器空间。ADSP21535的操作模式共3种:仿真模式、管理员模式及普通用户模式。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的操作模式对于控制寄存器的操作权限不同,前两者对于系统控制寄存器的操作没有限制,后者则有限制。用户可通过程序来设置ADSP21535的工作模式。为了便于系统的控制,我们使DSP工作于管理员模式。

2 中频信号模拟器设计
 
中频信号模拟器采用ADSP21535作为核心控制器,主要是因为其内核速度快,完成指令运算的时间短,可大大缩短DSP控制DDS芯片产生中频信号所需的控制与转换时间,使模拟输出信号更接近于实际信号。中频信号模拟系统的工作环境,模拟系统的工作环境包括系统射频单元、天线组合等;系统射频单元包括高速频率合成器、上变频器与功率放大器。整个系统由本地计算机控制。中频信号模拟器为本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产生各种雷达中频信号及组合信号。中频信号模拟器的硬件结构为中频信号模拟器的系统结构,整个信号模拟器的核心部件为高速信号处理器ADSP21535和高性能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AD9854,前者用于高速控制及波形参数的计算,后者用于中频信号的产生。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60产生系统的同步信号及AD9854的频率更新信号(updclk),计数器芯片82C54用于产生ADSP21535的中断触发信号。
 
系统硬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参数初始化阶段。中频信号模拟器读取本地计算机所发参数,调用参数整理程序,将所得到的参数加以整理分类,转换为所需要的控制数据,例如频率控制字、相位控制字编码信号的码序列等,以便于快速地控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然后,ADSP21535便开始进行自身及外部设备的初始化,包括内部定时器及外部定时器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双向可编程IO引脚。完成上述步骤后,系统便进入波形产生阶段。第二阶段为波形产生阶段。下面以四相码编码调制信号的产生为例介绍中频信号模拟器产生信号的流程。由于AD9854只有两个相位调整寄存器,因此要想产生四相码必须使其工作于单频模式,在updclk信号产生之前,将频率字、相位字及工作模式字置入AD9854,当updclk来临后AD9854开始按置入的频率字及相位字产生频率为F1,初始相位为P1的单频率信号。基于单频模式的工作波形,设计的四相码信号的控制流程如下:
 
(1)向AD9854的频率控制字1中写入四相码的基频。
 
(2)向AD9854的相位调整寄存器2内写入相位0度。
 
(3)向AD9854内写工作模式字000,使其工作于单频模式。
 
(4)根据四相码序列判断相位值,并将其写入AD9854的相位字寄存器1内。
 
(5)产生频率更新脉冲(updclk),启动AD9854产生波形,同时启动ADSP21535的定时器,对码元宽度进行计数,在计数器中断服务程序内重复(3)~(5)步骤。
3 在雷达改善因子测试中运用
 
改善因子I是评价MTI雷达工作质量的一种常用的性能指标。改善因子的定义是,动目标显示系统输出的信号杂波功率比(So/Co)和输入信号杂波功率比(Si/Ci)之比值,
 其中:Si和So为在目标所有可能径向速度上取平均信号功率,G为系统对信号的平均功率增益,Co是对消滤波器输出的剩余杂波。回波模拟器用于模拟运动目标回波。雷达工作时,能搜寻到孤立的地物回波。调整信号模拟器输出大小,使在A/R显示器上模拟运动目标回波与地物回波等幅度显示。接通对消电路,地物回波经对消后为剩余幅度,模拟运动目标回波没有受对消。增加输出回波信号的衰减量,使模拟运动目标回波幅度与地物回波剩余幅度相等。此时,回波模拟器输出增加的衰减量即为测试的MTI雷达的改善因子值。
 
3.1 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信号产生电路设计中,利用基于ADSP21535的中频信号产生器产生中频信号,引入雷达的同步时钟解决与雷达信号的同步问题,用雷达中频信号作为DDS电路的晶振,采用数字锁相环技术。产生与雷达中频信号完成相参的信号,通过对信号的相位旋转控制使其产生多普勒频移,通过上变频器对信号进行上变频,通过信号增益控制,将信号送到被测雷达的接收机,作为测试用模拟动目标回波信号。
3.2 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
 
测试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以PXI总线和基于ADSP21535的中频信号产生器为核心,同时配以锁相环技术、信号上变频器和虚拟的测试软件,构成一个雷达改善因子测试系统。
(1)虚拟控制面板
 
它由Visual C++编程实现,主要完成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完成控制目标回波的产生及改善因子测试的自动引导。
 
(2)电路的硬件组成
 
用ADSP21535芯片中频信号产生器,由与计算机的接口电路,脉冲延时电路,可变衰减和带通滤波电路,方波产生电路,上变频器以及信号增益控制电路等组成。
 
①用基于ADSP21535的中频信号产生器产生30 MHz,60 MHz,90 MHz的可变中频的信号,引入雷达同步时钟信号解决信号同步问题。
 
②锁相电路的设计采用数字锁相技术利用雷达中频信号作为基准,解决信号的相参问题,通过可变衰减和带通滤波将信号送至上变频器。
 
③信号的上变频电路的设计:在信号上变频过程中,用被测雷达的高频信号或信号源作为基准,对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最后送到雷达接收机。
 
3.3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系统软件设计

3.3.1 设备驱动器的程序设计
 
(1)进入VC 6.0编程环境,从FILE菜单中选择NEW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PROJECT选择卡,在LOCATION和PROJECT NAME输入框中指定DLL所在的路径和工程名称,并在列表框中选择WIN32 DYNAMIC-LINK UBRARY项,按OK后创建一个的工程。
 
(2)在FILE菜单中的NEW命令打开对话框。将ADD TO PROJECT复选框选中,并在FILE输入相应的要创建的文件名称。选择FILES选项卡中的C++SOURSE FILE项,确定后关闭对话框。
 
(3)在源文件的代码中,将自动插入标准的DLL入口函数。
 
(4)在源文件中加人头文件。
 
(5)在源文件中加入自定义函数和相关代码。
 
(6)头文件是Visual C++工程自动生成的开始文件,在基中对函数或类型进行说明。
 
(7)编译和调试代码后,点击工程口中的BUILDE命令,形成动态链库应用程序JULISHDLL.DLL。
 
(8)将JULISHDLL.DLL放到C:/Windows/SYSTEM目录下,便可从VB中进行调用了。
 
3.3.2 VB中对DLL进行调用
 
Visual Basic通过DECLARE(声明)来访的DLL,其编译器根据声明确定的参数,检查数据类型,VB在运行期间也可根据声明确定参数,进行压栈,出栈的管理工作,只要程序在FROM部分或公共模块声明了DLL过程,用户就可以像使用VB关键字或用户定义的VB的过程一样,方便地使用DLL的函数。
 
3.3.3 虚拟面板的设计
 
在设计虚拟面板过程中,设计一个直观形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仪器面板。
 
4 结语
 
采用ADSP21535设计的中频信号产生器可较好地产生预定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与实际当中的波形相符。采用此技术所研制的中频信号模拟器可用在改善因子动态测试,实践证明运用DDS数字合成构建一个改善因子动态测试系统在信号的产生、实时控制、动态测量上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特点。因而此种方法在改善因子动态测试中有较为广阔的运用的前景,同时在雷达装备的生产和研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解决电子战设备性能测试中对复杂雷达信号的仿真问题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评论

技术专区